全球范围内的疫情爆发,各地留学生多少都会受到波及。
不光开始抢口罩、囤物资,因各种报道或流言产生恐慌,甚至部分留学生开始考虑是否要回国……
有些国家已经进入了疫情“紧急状态”,这让许多海外学子和国内的家长们,都开始担忧留学生自身健康安全和学业。但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正理。那我就结合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发布的留学生防护通知,对留学生家庭关心的一些问题做解答。
一、留学生是否要回国?
近期在国外的留学生表示出对疫情的担忧,而有回国的想法,我非常理解。但同时也要提醒大家,每个人情况不同,是否回国一定要因人而异,并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权衡利弊,理智做出选择:
1、回国后进行远程学习,需要考虑时差及网络是否顺畅等可能出现的因素影响学习进度。很多学校并没有关闭,而且多数开始了网上授课,学生必须通过远程的方式成功完成课程要求,否则可能会面临无法获得学分的风险。所以建议,留学生既要考虑疫情,也要考虑自己学习的长远规划;
2、抵达机场办理check in,可能会被强制检查或拒绝登机;
3、乘坐飞机等密闭式交通工具时,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4、由于中国已采取严格的隔离观察措施,所以入境可能会面临集中医学观察,有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作息;
5、加之签证和限制入境政策的影响,如果短期内期望再回去可能会被拒绝入境;
6、由于疫情管控而减少或取消的航班,可能会带来经济成本的增加。
如果已决定回国:一定要与学校相关部门、你的实习单位相关负责人,及时沟通你的回国计划并获得理解与许可。千万不要不打招呼就私自回国,否则再想回来时签证有被卡的可能。在行前,一定事先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最新的出入境等相关政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要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提前做好自我防护,在回国入境时积极配合防疫检查并如实填报个人情况。
如果你选择继续留在当地:那么也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不要让家人担心。要听从世界卫生组织、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尽量减少国际旅行,尽量减少走动,以减少交叉性感染的可能。
1、戴口罩:很多院校并没有关闭校园,所以留学生在外出前往图书馆、食堂、超市等公共场所时,一定要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2、勤洗手:外出回家或者有不安全接触后,应及时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洗手,确保每次洗手时间至少为20秒;
3、勤消毒/勤通风:定期对衣物、手机、电脑等常用物品进行酒精擦拭消毒,同时要注意酒精的正确使用。无特殊情况下,可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0.5h;
4、避免外出:疫情期间尽量避免去人员聚集的场所,如需购物、乘坐电梯时,尽量避开人多拥挤的时段,减少触碰并遵从少次多量的原则,尽量缩短购物时间;
5、良好的生活作息:合理安排好每天学习计划的同时,也要安排好自己的膳食搭配,加上适当地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提高免疫力。
二、学业是否受影响?
受疫情影响,许多国外高校已陆续安排网络远程授课,尽可能地保证学生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同学们在尽快适应这种新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努力保持心态稳定和正常的生活作息,在自身层面尽量减少疫情给学业带来的影响。同时,大家也要时刻关注学校的信息更新及最新通知,保证能够第一时间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三、什么是“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
“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由中国外交部领事司于2013年开发并推出的,旨在为出国旅行的中国公民提供可以登记个人(团组)及旅行信息的系统,及时推送各类安全提醒信息,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与他们取得联系,必要时为大家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建议大家在自愿的基础上如实填写相关信息(https://http://ocnr.mfa.gov.cn/expa/),以备不时之需。
四、如何判断疫情信息是否可靠?
一定要通过各自所在院校官网、我国各驻外领事馆等可靠官方途径了解最新消息,对网传不实信息提高警惕,增强对虚假信息的辨识能力。做到理性面对疫情,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保护好自己。而且如果有各国政策变化的相关内容,我也会定期根据官方信息进行汇总更新,需要的同学可以多关注。
全球政府也在反复强调,各种限制和影响只是临时的,大家要对战胜这场疫情有信心。
留学生在考虑留学相关事宜时,一定要把上述所有注意点都考虑清楚,结合好自己的学期状态和留学规划,并与相关人员做好沟通才是硬道理。
留学申请规划因人而异,就算卡在一样的难点上,也会因自身情况不同,而在解决方案上有所区别。因此,参考信息时一定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果有任何关于留学的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一起分析属于“你的难点”所在。
作者: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7221185/answer/10901628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