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月,教育部就普通高中的课程方案进行了修订,其中包括调整了外语课程结构规划。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在原有的外语课程基础上,法语正式被列为高中教学科目,另外还包括德语和西班牙语。目前,相关教材的审核已经提上日程,二外学习将势不可挡!
(图片来源于教育部官网)
近年来,国内已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法语专业,其覆盖性高,在外交、经贸、传媒、教育等多个领域都得以应用。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华时,是这么描述法语的:
法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第五多的语言,
是互联网上的第四大语言,
是商贸领域的第三大语言,
是媒体和国际新闻的第二大语言,
它还是世界上学习人数第二多的语言,
很多国际组织都把法语作为工作语言,
法语是全球性的语言。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法语学习。
不仅如此,在如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各类语言中文化融会贯通的现象也是随处可见,譬如我们的汉语和法语,两种语言之间就存在许多来源于对方的词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追溯二者之间的那些渊源。
从法语中走出来的法式中文
1. 梳乎厘/舒芙蕾,来自法语单词 Soufflé
指的是蛋奶酥。Soufflé来自法语动词souffler的过去分词,意思是“充气的;蓬松的,胀起来的”,它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蛋奶酥在烘焙过程中蛋白与奶黄相结合时候的奇妙景象。
2. 香槟,来自法语单词Champagne
香槟本意是指法国的一大葡萄酒产区,它位于法国北边,阳光充足,盛产起泡酒,也就是香槟。可是大家知道吗,全球那么多生产葡萄酒、起泡酒的地区,但是只有在法国香槟地区产的起泡酒才能被称作“香槟”哟。
3. 牛轧糖,来自法语单词Nouagt
它是一种由麦芽糖、砂糖、奶油、奶粉、蛋白、坚果、果干和花瓣等混合制作而成的糖果,非常考验牙齿。
4. 沙龙,来自法语单词Salon
Salon的本意是指客厅。后来引申为一种由贵妇主持,为作家、文艺家、政治家聚会交谈提供的场所。法国最早的文学沙龙就是由德·朗布意叶夫人发起的(Mme. De Rambouillet)。
5. 贝雷帽,来自法语单词Béret
贝雷帽也被称作画家帽,源自巴斯克地区北部(西欧比利牛斯山西端的法国、西班牙边境一带地区)的农民服饰。
6. 安培、帕斯卡
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是来自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电动力的创始人;而帕斯卡(Blaise Pascal)则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
最后,还有大家常常会喝到的饮料——咖啡,它原来也来自法语单词 Café 哦!
从汉语中走出来的中式法语
1. 美食
在美食这方面,法语词汇受到中国粤语的影响最大,大概也是由于早年间广东人在法国活动比较频繁广泛的缘故吧,当然也体现了法国人对我国粤菜的强烈认同。有很多法语词汇甚至是直接从粤语音译到法语里面的,比如chow mein (炒面)、ha kao(虾饺)、tofu(豆腐)、ginshen(人参)、longane(龙眼)、litchi(荔枝)、ginkgo(银杏果)等等。
2. 运动与娱乐/思想意识
再比如在运动娱乐方面,即便是不懂法语的中国人,也能猜着几分呢:Pipa(琵琶)、Kungfu(功夫)、Majiong(麻将)、Ping-pong(兵乓球)、Taï-chi(太极),还有Confucius(孔夫子)、Mencius(孟子)、Fengshui(风水)、Taoïsme(道家)、Maoïsme(毛泽东思想)等等。
3. 特产
法国很多特产都是直接以当地的地名来命名的,譬如之前我们提到的香槟(champagne),又或者是第戎芥末酱(Dijion),而这种命名的习惯也沿用到了这些来自中文的外来词。比如
Pékin(北京宽条子绸)、Nakin(南京土布),Pékinois(中国京巴狗)等等。
法语的广泛使用,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中法之间互相交融的语言文化得到进一步地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机构与各大企业都在抢招法语人才。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访华时曾说那样:“我想对学法语的中国学生说,你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法语在将来会成为你们的优势。”(Le président français Emmanuel Macron a déclaré : “Je voudrais dire aux étudiants chinois qui apprennent le français que vous avez fait le bon choix. Le français sera un avantage pour vous à lavenir. ”)